平常出外买菜办事
都要靠它代步!
电动车堪称我们的“出行神器”!
特别是每次堵车望眼欲穿时
总有电动车从旁边穿梭而过!
然而
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数量逐渐增加
交通事故、充电引发的火灾等
由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
隐 患
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,从2013年到2017年,5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的道路交通事故5.62万起,造成死亡8431人、受伤6.35万人。
随着越来越大、越来越重、越来越快的“超标车”在道路上的“畅通无阻”,产品性能上已接近机动车,却按照非机动车使用和管理,且安全性能较差,交通安全隐患巨大,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事故。
各位漳州车主注意!
电动自行车“新国标”定了!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《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》新制修订的390项国家标准。其中,新修订的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(GB17761-2018)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提高了更高要求。
本次出台的
属于全文强制性标准
也就是说,凡是达不到要求的
都要被否决!
新的规范,从明年4月15日起施行
1
最高车速不超25km/h,禁止改装
近年来,电动自行车存在越来越大、越来越重、越来越快的趋势。目前实际使用中部分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超过40km/h,整车重量超过70kg。这些产品性能上接近或达到电动轻便摩托车,存在安全隐患。
新版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首次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短途代步功能。规范要求,电动自行车应具有脚踏骑行能力,具有电驱动和电助动功能。电驱动行驶时,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/h;电助动行驶时,车速超过25km/h,电动机不得提供动力输出。
同时,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备质量小于或等于55kg,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V,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400W。
↑新旧国标对比
规范还要求,在正常使用、合理可预见的误用以及故障情况下,电动自行车应当保证不会发生危险。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:产生的热量造成材料变质或人员烫伤;在充电、行驶等过程中引起燃烧、爆炸、触电等;因整车或部件发生断裂、松动、变形以及运动干涉等情形而导致的人身伤害。
此外,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,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、功率、电压、脚踏骑行能力。
2
设置11个月的过渡期
《规范》将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
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4月14日为过渡期
在过渡期内,鼓励生产企业
按照《规范》组织生产
鼓励销售企业销售符合《规范》的产品
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《规范》的产品
《规范》正式实施后
不符合标准的产品
不得生产、销售、进口
3
原有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怎么处理?
新标准正式实施后,消费者已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,将由各省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办法,通过自然报废、以旧换新、折价回购等方式在几年内逐步化解。
新国标会带来什么变化?
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,除了车身重量、速度等硬性规定,新国标还会带来什么变化?来看看大家的一些看法。
观点一最高时速25千米,合适吗?
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,由于城市范围扩大,超标车在一段时间横行,时速早已超过现行标准,甚至比新标准还要高。
从世界范围来看,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在25~30公里比较多,这个提升也符合国际上的通用标准。
观点二锂电池轻,但易发生爆炸?
针对“整车质量(含电池)不超过55千克”的规定,一名电动自行车行业专家表示,有些企业为了满足重量上限的要求就有可能采用锂电池,然而锂电池的安全状态却不乐观。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,还不具备充分的生产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经验。
由于锂电池质量较轻,基本只有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才可以满足新国标的要求。
据这名专家介绍,虽然锂电池具有重量轻的优点,但由于技术原因,锂电池故障率还是比较高,也不能负荷大电流,受到冲击很容易发生爆炸。
观点三骑电动摩托车应先取得资质?
绿源电动车董事长倪捷认为,未来电动自行车或将走向分级管理,将分成电动自行车、轻型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这三大类。
对于一般的消费者,电动自行车只是其日常出行的需要,因此这部分产品就要严格符合新国标的重量、速度规定;而针对外卖、快递等一些特殊的行业,也应该满足其合理诉求,允许企业生产、销售轻型电动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;对于有骑行需求的特殊行业从业者,则必须要求其具有骑行电动摩托车的相应资质。
观点四以后电动自行车会越来越贵?
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是全文强制性标准。也就是说,其所规定的内容,未来都将成为电动自行车生产、销售、使用环节的否决性标准。
一名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此前的国标不是全文强制,虽然速度、整车质量、电池功率等都有标准,但属于推荐性的标准,只有三项以上(含三项)不符合规定才是不允许出厂的不合规产品。
“强制性标准对生产企业来说影响比较大,尤其是现在的规定,可能会大幅拉高整车的成本。” |